在某科技媒体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当下做产品(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是要快速成功的,发布就要听到喝彩声,不然很有可能短时间内就看不到了….咂摸了一下,有些道理,这年头网络红人网络事件层出不穷,产品也可能有类似更新换代的需求吧。
不过,仔细又回味了一下,也不尽然;仅就互联网产品而言,也有不少产品是历久弥坚的,无论是google还是facebook,都是有过蛰伏期的——蛰伏的时间长短不一,但是类似color那种未出世就广受追捧但是却直接夭折的产品也不少。
又在迈克尔·阿灵顿创办的TechCrunch,恩,迈克尔·阿灵虽然离开了,但是该科技博客依然是业内最知名的科技站点——跑题了,在TechCrunch今儿一篇文章在国内广泛流传《Google+是工具 Facebook是玩具》——
这篇文章不知道是否因为翻译的原因,感觉又一些怪异。工具还是玩具更多是个人的感受,而不是普遍的认知吧;尤其是对于平台型产品而言,应该是具有工具和玩具的双重属性才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如果仅仅是玩具,比如开心网,就很可能短期高峰后坠入低谷。
当然,无论是工具还是玩具,咱们都不能够正常的访问,腿脚麻利的翻墙过去还需要精通英语…..不然就会像我这样,偶尔过去看看还因为不掌握英语而吃不开。
近期网络业的大事儿,肯定有facebook的f8大会和google+的开放——
1、谷歌宣布Google+开放注册,并同时发布新的功能,而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也再次现身谷歌社交网络Google+,发布了数张照片及相关消息。
2、Facebook的F8大会也随后召开,会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发布了全新的Timeline(也译作时间线)的服务。当然F8上,Facebook还宣布自己的用户数已经达到8亿,其中更令人惊奇的是,在某一天,其当日的用户数达到了5亿…
虽然有评论对于facebook的创新有所质疑,但是从我个人看来,这么大一个平台的任何新功能的应用都要有相当大的魄力和创新;而google+更是有着整合google诸多服务而被技术人们推崇……
不过,舆论一开始就给予了google+很大的期待…从google+推出的那一刻起,舆论就认为它可能具备挑战facebook的潜质….于是,google+的任何一个举措都会让全球科技界关注,在刚推出的那段时间里,google+几乎占据了所有科技媒体的重要版面….然后就是一点流量下滑就被认为可能要不成了,有可能被google抛弃云云….
当然,佩奇和布林的真实想法外人无从而知,但是如果google+推出就想很快挑战facebool的统治地位显然是不现实的,“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是中国的俗语来着,google+会不会有类似的命运不得而知。
但是,如果google+不能够坚持的创新和对于用户体验的不断改善,想要挑战facebook就是异想天开。
当然,说不定google不一定非要google+成为比肩facebook的平台,就好像微软的bing也很难超越google一样,但是有bing在那儿至少可以说明微软对于互联网的野心还是有的并且还有相当的竞争力。
没人能够判断google+可以走多远,但是作为一个创新的社会化网络产品,google给予了google+足够的创新和期望——剩下的似乎就是看能够坚持住以及是否有足够的运气了;google+的运营团队也同样面对巨大的挑战。
舆论们应该给google+降降温,可以重温下论持久战;国内有豆瓣网作为持久战的代表,近期诸多投资人都以成功投资豆瓣为荣散发大量软文….
论持久战,对于国内互联网人可能等不了太久,有不在少数的创业者们都指望着产品很快的被买了或者上市套现——至于长远,在当下,谁又真的在乎哪?
难道有国外媒体会说,中国一年等于欧美五年,这个东方市场变化太快;唯一不快的可能就是创新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