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2004年——
2004年的互联网江湖,高潮依旧。
搜狐新浪网易三大门户相继宣布盈利了;陈天桥成了首富了,并且用2000万人民币把起点中文收购到旗下,为日后的盛大中文打下了基础,也为其“迪斯尼”娱乐版图梦想打下了重要的一个步骤;或许联想收购IBM也是一个网络里的大新闻——
但是上面这些和我等小民无关,这一年,作为我个人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互联网的看客,开始慢慢成为了一个参与者。
我依然玩着传奇,并且开始接触奇迹、天堂2等等其他风格的网络游戏,继续在cs中奋战,在起点里看着小说。
那一年中最重要的是,我成为一个叫做“徐州时尚社区”的本地bbs会员,依靠“灌水”和“拍砖”成为活跃用户,并且成为灌水版面的斑竹,很快和时尚社区的网友们打成一片;并且不满足于在网络里插科打诨,陆续组织了线下的篮球比赛和登山活动,之后逐步形成了“三天一小聚、一周一大聚的”的线下活动高潮,并且结实了许多许多终生难忘的网络里的朋友们。
从某种程度上来着,这或许应该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真实写照,互联网已经开始不仅仅局限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大城市,中小城市也出现了互联网的创业者(如徐州时尚社区的创办人等),也有积极的参与者(诸多网友),并且依靠一系列线下活动成为地方站点的特色——而这其中的“灌水”和“拍砖”经验,在之后的若干年内一直是我融入其他网站的方法论的主要构成因素。
但是和一个QQ群从喧闹到冷清一样,我们的时尚社区也很快的衰落了,可能是资金的匮乏又可能是人性的贪婪,曾经最最红火的徐州本地时尚社区,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没了,2005年的某一个夜晚,网站就消失了,并且再也没有回来。
2004年值得一说还有电子商务。
2004年我是工厂的一名普通机械设计工人,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工厂决定成立网站,于是稍微懂一些网络的我成了网站的负责人;当时做了一个网站花了好几万,我也和厂长的儿子一起拿了几千块钱的回扣,比工资都多多了——
后来在制作网站的公司推荐下,我们成了阿里巴巴的付费会员,并且很快通过阿里巴巴获得了一个韩国的订单——
更准确的说是订单机会,真正落单还很复杂,韩国方面来工厂了解设计和生产能力,以及是否拥有外贸的资质等等,但是终究通过互联网还是卖到了国外——虽然后来若干年内也仅仅是这一次,但是电子商务的大潮在我们身边已经涌现。
2005年——
雅虎把中国部分送给阿里巴巴了,还搭上了10亿美金;搜狐成为奥运会的赞助商了,这是新媒体的胜利;blog进入了中国,山雨欲来风满楼——
那一年印象深刻的关键词关键词是:“炒作”和“情色”。
爆料,我也看过网络聊天室脱衣秀——据说身边的朋友都是04年就开始玩这个了,而我则是05年才知道,并且被朋友拉着看了几次,基本上和现在被媒体曝光的差不多,跳舞啊,脱衣服啊,以及其他——挺没意思的,不过网络里空虚的人太多,所以这玩意估计永远也封杀不了。打黄扫非,任重道远啊——
接着说炒作。
应该说从这一年或者更早一些时候,炒作成了互联网文化的主要特征。一系列的热点事件和热点人物都被挂上了炒作的帽子。
2005年,我开始认认真真混天涯了,恩,之前仅仅是注册和做一个愤青或者水民,从这一年开始,我融入到天涯的网友文化中——
从默默无闻到小有名气仅仅用了半个月,后来还当过主版城市版副版部落的斑竹,也被千山写进过什么百大名人榜之类的,不过这都是虚的。
天涯论坛对我最大的帮助就是让我开始从头到尾参与到网络红人和网络事件的炒作,并且通过研究掌握了类似与“方法论的体系”——
从红人来说,流氓燕二月丫头加拿大富婆等等,都从轻度参与到主导策划等等;
从事件来说,天涯社区在那几年成为社会事件炒作的最佳阵地,维权炒作事件,都可以引导甚至操作的——
这对我来说,很重要;从一个工人变成了一个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
那一年,值得回忆的事情很多,就不一一累述了。
2006年——
2006年,谷歌收购youtube,随后中国大地诞生了优酷土豆酷六六间房等等视频网站,并且和blog一起在中国的互联网w.o时代生根发芽壮大。
2006年初网络恶搞集大成者《一个馒头的血案》流行(当时我随手写了一个评论的帖子都十几万点击);而之后爆发的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流氓外教、雅阁女等等,都催生几个热点词汇“人肉搜索”和“网络暴民”——
与此同时,新浪的名人博客开始发力,徐静蕾博客点击过千万,宣告了博客进入门户时代,这也奏响了方兴东的落寞;或许流氓软件之争也值得关注,口水延续数年,甚于后来刘韧的入狱也没有解决对于奇虎的争议,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江湖吧。
2006年大半年我们做了一个当时所谓互联网第一炒作团伙的公司,其实2005年下半年就开始,并且接了一个选秀节目的活儿——思路和操作手法很简单,就是吵架爆料挑事,用郭德纲的话说就是要“下三滥”——
2006年下半年我们跑到上海参与到一个互联网项目,做了一个2.0概念的交友网站,那一段日子很苦,但是对互联网认识更加深入了,如果说之前都是玩,那么从那时候开始好好的了解网站架构网站运营等等,当然,更重要的是流量——用话题和图片吸引流量,小网站的必由之路,感谢2006年的互联网泡沫危机,网站刚刚起步不久烧了几百万就over了——
那一年我们做了一个在互联网广告史上都可以记载的事情,我们将巩俐代言喜临门的事儿在互联网里大大的炒了一把,就发了一个帖子,就赚了好几十万——
2007年——
2007年那是一个春天。中国互联网的造富工程又一次的拉开大幕,从网盛到完美时空,从金山到巨人以及网龙,一直到阿里巴巴的香港上市——
一是说明互联网热持续,二是说明网游是中国互联网的造钱机器,三是说明中国网民钱好赚呗。
江南春开始跑马圈地,而tom则悄悄的退市了,然后就是PPG诞生了,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PPG演绎的快速成功,并且试图上市套现的手法其实并不新鲜但是很经典,只是PPG倒下的太快了。
一个PPG倒下去,无数的PPG站起来——
2007年上半年,那可是我的一个春天。我和我的团队忽悠了一个投资商,在南京做了一个电子商务网站,然后从无到有,从网站架构到内容团队打造接着是销售——见证和参与了一个网站的前期工作,很辛苦但是很有成就感,也学会了很多东西,更感受到地方政府对于互联网行业的漠然——
虽然,最终的结果依然是倒下,但是绝不后悔。创业,创业,人生最贵的财富。
下半年,回到北京,开始了又一次的北漂生活。
回到北京以后,成了搜狐社区的热心网友,参与策划并且组织了一系列的线下活动,一直到2008年秋后淡出搜狐社区。并且将天涯社区的斑竹等职位全部退空。
那一年,有段日子每天都在跑跑卡丁车,后来又玩了这家公司代理的csol——
2008年——
互联网奥运大战正式开始,过程自然是曲折离奇,最终的结果是多赢,似乎所有的参与者都获利颇丰,但是最大的赢家应该还是搜狐——
2008年的关键词还有雪灾、艳照、护生火、矿难、俯卧撑、三鹿奶粉等等——
当然,还有就是随着facebook的火热,国内开始了sns热,海内校内开心网——
2008年,俺到新浪挂了个斑竹。
2009年——
关键词:3G反低俗反盗版反网络黑社会——
2009年,很喜欢QQ会员,买电影票便宜~
故事还在继续,江湖还在飘摇——
若干年之后,许多事情都已经被遗忘,很多事情还留在心底。
未来的互联网江湖会是什么样?能否更创新,更有竞争力?又或者是资本当道,模仿至上?
时间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我眼里的互联网江湖2000——2009简单的说完了,你愿意分享你的互联网故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