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朋友说资料有些陈旧,所以正在搜集资料更新中)
http://tech.163.com/special/000915RB/pukefabu.html
文/赵二
经常泡在坛子里的朋友,肯定知道天涯有个专门写天涯百大名人榜的,05年和06年都引发了无数的口水,不知道那哥们07年的天涯百大如何进行,但是可以预见的是口水是肯定少不了的。
前几日,网易搞了个《中国互联网风云人物扑克牌》,将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互联网人物们来了个一网打尽,不知道网易是否给了那些哥们版权,还是擅自的行为,不过看着那些哥们的头像,觉得还是比较可笑的,网络,这东西,好玩的很啊!
总是有一些人喜欢搞些排行榜,比如福布思,在比如最近新鲜出炉的中国企业纳税的榜单,当然更多的可能会是娱乐圈和文化圈了,这两个圈子是最喜欢搞什么旗手和几大的,于是,萌生了一个想法,是不是把IT名人们也搞个排行,一方面是可以系统的观察一下大IT圈,另外一方面也丰富的朋友们的口水生活,恩,应该值得一试。
当然了,这个是我自己对于IT圈子的一些看法,有人喜欢娱乐圈,有人喜欢文化圈,可是农民就是喜欢IT圈子,这个事情,喜欢。
有一些注意事项要提前说明:
1,本榜只是个人观点,所以没有任何权威性,而且上榜名人不分上下前后左右,只是根据农民的印象来排列;
2,这次行为只是农民的个人行为,和任何炒做都没有关系,所以不需要向上帝保证这个肯定不是商业行为;
3,欢迎阅览本帖的朋友能够提出自己认为牛比的IT人物;
4,看帖的要回帖,因为IT圈最知名的人物就是 你 我 他 之类的普通人。
5,所谓IT黑人并不是因为长的黑,而是因为红的发黑,黑的敞亮啊。
————————
??
第一名:任正非
??

关键词:狼文化 争议
任正非 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1944年出生,居七兄妹之长。
1978年,从部队转业。曾是解放军军官。
1982年从四川某部队转业到深圳后,在南油工作两年。其后开过电子公司。
1988年以2万元注册资本创办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营电信设备。
1994年,参加亚太地区国际通讯展,获极大成功。
1996年,大规模与内地厂家合作,走共同发展的道路。
2000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中国50富豪第3位。个人财产估计为5亿美元。
2003年荣膺网民评选的”2003年中国IT十大上升人物”。
2004年名列“未来国际企业家之星”榜首。
2004年入选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
任正非和他的华为,遭遇的非议可能是中国IT企业中最多的,无论是员工累死,还是在泰国遭受罚款等等事情,都让任正非和华为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但是任正非又是很低调的,我们只能从华为流传出来的他的讲话稿和推测他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能够领导这么大的一个企业在各种环境中前行.
把任正非排在第一,是因为刚刚看了税务局发布的纳税排行榜,华为又一次排在了第一的位置.虽然有不少企业的规模比华为大很多,比如联想和海尔.可是赢利比华为差了很多,2006年的数据:华为以41.36亿元居首,远超第二名海尔的15亿元;华为上缴税金74.78亿元,接近前10名另外9家公司之和。
对于任和他的华为,在充满了狼性的商业战场中,如何注入更多的人性化的东西,可能是以后发展的瓶颈.
数万的员工,上千亿的规模,都应该是中国IT企业的楷模.
??
第二名:柳传志
??

柳传志1966年毕业于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现任联想集团有限公司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柳传志先生曾在国防科工委十院四所和中科院计算机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1984年中国科学创办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集团前身),柳传志先生是公司创办人之一。1986年任总经理,1989年升为总裁。香港联想于1988年创始时,柳传志先生成为香港联想主席
1997年北京联想与香港联想合并,柳传志先生出任联想集团主席。
2004年年底,柳传志主导了一起震惊全球的收购:联想集团以12.5亿美元的现金及股票,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在西方观察人士看来,对于PC业务日薄西山的IBM来说,放弃“IBM PC”这一典型的“American Icon”的举措虽是意料中之举,但出乎意料的是,买家居然是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联想。这桩收购案不但产生了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还使联想一跃成为一个真正的跨国公司——联想集团将把公司总部从北京迁移至纽约,CEO将由来自IBM的史蒂芬?沃德担任,杨元庆将出任新联想的董事长,柳传志则彻底退居幕后。
简评:
对于柳传志,有人把他形容成“中国IT企业教父”,也有人把他形容成中国新一代的商业领袖,私认为有一些夸耀的意味在里面,虽然联想已经很大了,可是却没有大到足够可以高枕无忧的地位,许多人可能会出于联想国际化步伐不稳或者联想多元化经营失败来说明柳不足够获得以上称号,我的理由其实没有那么多,我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我身边的朋友们几乎很少有用联想的东西的,并没有夸张,真的很少。
对于联想,我们更多的只是精神上的支持,对于柳传志,我们一般都把当作为联想的领袖对待。
如果未来几年,联想能够真正摆脱柳的影响,可能联想的路子会走的更远吧!
联想的奥运营销值得关注一下,真的很烂!
就好像邀请小罗做代言人一样,都是败笔!
??
第三名:马云
??

职位:阿里巴巴懂事局主席
雅虎中国懂事长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青年豪侠闯网络界,
多少网事在心中。
网上交易尔独进,
网络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1964年10月 出生
小学中学都不是重点学校,初中考高中时考了两次,其中一次数学只得了31分。
第一次参加高考,数学只得了1分,全军败北。
之后马云当过秘书,也做过搬运工。
第二次参加高考,数学考了19分,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
第三次参加高考,数学考了79分,离本科线还差5分,调配进入外语本科。
大学期间当选为学校学生会主席,杭州市学联主席。
1988年进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当英语老师。也是当年杭州师范学院500名本科毕业生中唯一到高校任教的。
1991年酝酿成立翻译社,第一个月,海博翻译社的收入是700元,而房租是2 000元。第一个月没有赚到钱反倒亏了一大半。 马云一个人去义乌采买,卖小礼品、卖鲜花、卖书、卖衣服、卖手电筒,用这些买卖的收入弥补翻译社入不敷出的状况。
1994年1月成立杭州海博翻译社,也是杭州最早成立的专业翻译社。
1995年,30岁被评为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
1995年在美国出差时接触到了互联网
1995年4月创建海博网络,运营中国黄页。帮助企业作网上简介。
1996年3月,中国黄页将资产折合成60万人民币,占30%的股份;杭州电信投入资金140万人民币,占70%的股份。
1997年,与创业团队来到北京给外经贸部做网站。在马云远走北京加盟中国外经贸部下属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一年里,先后为外经贸部建立了外经贸部官方网站、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中国招商等一系列国家级站点。在外经贸部的经历,使马云的层次又有了一次飞跃。马云曾坦言:“在这之前,我只是杭州的小商人。这次为国家工作,我知道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学会了从宏观上思考问题,我不再是井底之蛙。”
与雅虎杨志远也是在那时相识。
1999年2月成立阿里巴巴
1999年10月,由高盛公司牵头,联合美国、亚洲、欧洲一流的基金公司,阿里巴巴引入500万美元风险投资基金。
2000年1月,软银注入第二笔投资,入股2 000万美元。
2001年12月,收支平衡。
2002年年底,全面实现盈利
2003年7月,建立淘宝网。
后面的事就不用说了,媒体的报道太多了。
关于马云还有他的阿里巴巴,我写了不少东西鼓吹过,在这里我就不在重复我以前的论调了,给大家一些关键词:价值关 创新 使命 团队 文化等.
建议大家看看<赢在中国>,老马的点评精彩的很!
??
第四名:吴鹰
??

前一句龙浅于水,中一句欲走还留,后一句期待蘖盘!
出生年月:1959年7月出生地:北京
教育背景:美国新泽西州理工学院
1992年:北京注册斯达康网络系统公司;
1995年:Unitech公司与斯达康公司合并,成立UT斯达康国际通信有限公司,吴鹰担任总裁兼CEO;
2000年3月3日:UT斯达康公司在美国上市。吴鹰本人名列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50位亚洲之星之一。
UT斯达康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首席执行官
2007年6月1日晚由UT斯达康董事会特意安排的公关公司宣布离职。
如果把UT看做一家美国公司,他们无疑是一般的高科技公司;
如果把UT看做一家中国公司,他们无疑是中国科技公司的方向;
这个论断不是指技术,而是指整个UT公司的文化,后详说。
吴鹰和他的UT,在中国做了一件大事,他们凭借着并不是很高新的技术,在垄断的固话和移动运营商之间,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跃进之路,这就是小灵通。这就是好多人对于UT有非议的地方,不太高明的技术,在一个特别垄断的市场,硬生生的挤出了一块天地,客观迫使移动运营商降低资费, 这是我们应该记住这个大胡子的原因。
而UT和吴鹰看重的IPTV也是游走与广电系统和运营商之间,这次UT没有那么幸运,虽然在IPTV市场,UT做的不错,但是不足以拯救大胡子的命运。
就好像港湾公司的快速成长,资本是希望公司能够不断持续增长创造利润,所以UT没有时间等待,也没有时间承受成长过快的消化,所以UT衰落了。
之前,我一直以为吴鹰是在和资本的斗争中失利,可是后来和UT一个离职的市场总监说到这个问题,那哥们说其实并不是简单的资本和创业者的较量,而是公司或者吴鹰在某些问题上的优柔寡断,或者是用人太犹豫造成的恶果,吴鹰必须承担。
关于UT的未来,收购是最多的传闻,但是我认为UT退市成为私有公司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说说我为什么推崇UT这间公司,和国内的四大比,UT这间公司相当的人性化,而且待遇不错,一度传说UT员工个人创造的价值是华为的若干倍,而且UT对于辞退员工的补偿等等都是不错的。他们公司的企业文化,氛围都是我所接触的通信公司中相当好的,按我想的,如果华为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市或者成为负责的大企业,应该在这些方面学习下UT!
不知道为什么,一想到吴鹰我就会想 到田塑宁,可能是受某期《对话》的影响吧,二人都是作为电信改革者的面目现身的。
我相信,对于吴鹰,这样一个结局肯定不会是结束,期待着他的发力!
??
华人IT英雄:王安
??

作为华人电脑之王,王安的辉煌与悲剧色彩是成正比的。这位从哈佛下海的华人,于1951年创办王安实验室,八十年代达到事业顶峰,在全球计算机和办公电脑设备领域领衔群雄。个人财富一度达到20亿美元,为全球第五富翁及华人首富。1985年,王安公司首次出现亏损,其后持续下滑。1990年,王安因癌症病逝,此时帝国已摇摇欲坠。1992年,公司宣布破产保护。1998年,终被人购并。因为战略失误,王安也因此与DEC的奥尔森、苹果的乔布斯等成为计算机史中的最大的悲剧英雄之一。
出生年月1920年2月7日
出生国家、地点中国上海
教育背景1948年,获哈佛大学应用物理学博士学位1945年,进入哈佛大学1936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
职业背景1990年3月24日,王安在美国麻省总医院病逝1989年抱病复出1986年,儿子王列接手公司1975年,王安公司成功推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字处理机1967年,王安公司公开上市1955年6月30日,王安实验室转为有限公司1951年以600美元创办王安实验室1949年获得磁芯存储系统专利1948年,加入霍华德·艾肯的”哈佛计算实验室”
在叱咤风云的计算机业,许多龙的传人在世界不同的地方汇入潮流,取得了令人刮目的业绩。至今,所达到的最高辉煌,仍非王安莫属。当然,他的辉煌与悲剧色彩是成正比的。
1920年,王安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5年赴美留学,在哈佛大学攻读应用物理学博士学位。1948年加入霍华德·阿肯的”哈佛计算实验室”,参与”马克4型”电脑的研制,成为霍普女士的同事。有一次,阿肯把王安介绍给前来参观的艾克特,艾克特对王安说,电脑的研制刚起步,还有许许多多难题等着去解决,其中有一句使王安终身难忘:”记住,未来的浪潮是电脑。”。
王安初到美国,寻找培训的公司这时他想到了IBM。这是他神往已久的公司。一个身材肥胖得象头猪的家伙接待了他。王安心中升起一丝畏惧感,使原本蹩脚的英语更语无伦次。费了好大劲,他才说清楚目的。那人听完,哈哈大笑,以轻蔑的口气说:”IBM是美国一流的企业,我们搞的是高科技,你们矮小的中国人能行吗?我看你,还是到哪个汽车修理厂去碰碰运气吧。”偏见和歧视,使王安怒不可竭,他忿而离去。
1949年10月21日,王安向专利局申请了”存储磁芯”的专利。嗅觉敏锐的IBM马上意识到这项发明广阔的商业应用前景,决定购买专利,不断向王安索取资料。就是迟迟不敲定存储磁芯的专利费。1953年11月16日,双方终于达成协议。但两年后,IBM取消了原先拟订的提成费,他们也驳回了王安开出的250万美元的一次性购买费,并且以未决专利申请威胁王安。为避免陷入旷日持久的官司,王安最后不得不接受了50万美元的最后价格。从此,与IBM作战,成为王安一生的信念。
1951年,王安离开哈佛大学,以仅有的600美元,创办了王安实验室(Wang Labortories)。1954年,搬到坎布里奇。次年,实验室改组为王安股份有限公司。这期间,王安用存储磁芯、移位寄存器、逻辑电路等元件设计脉冲协调计数装置。50年代末起,王安公司开发半自动照相排字系统。随后,王安转向台式计算器的开发。60年代,王安公司的计算器独步天下。1970年起,随着英特尔芯片的问世,整个计算器市场突变,王安公司的计算器市场已遭四面围攻。王安做一个令人吃惊的行动:全面撤出计算器市场。后来果真不出所料,整个世界的计算器市场在芯片的枪林弹雨中几乎流血漂杵,王安凭先见之明,躲过一次大劫。
1971年11月,公司推出1200型文字处理机。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字处理设备。马上引起新闻界的高度兴趣,当时正因心脏病住院的小托马斯·沃森看到报纸上的消息时,据说脸色大变,立刻昏厥过去。1972年,王安公司推出改进型的2200文字处理系统(WPS),从此WPS一词正式出现,在短短的几年内变成家喻户晓的名词。针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局面,王安公司调策略,决定新一代WPS的重点不是在打字机上,而是调转头来,把注意力集中在秘书们对机器的要求上。1976年6月,当世界首次文字处理机展销会在纽约开幕时,王安公司展出全新的文字处理系统,成为展销会的最轰动的事件。这套售价高达3万美元的文字处理系统终于使秘书可以随时随意在显示器上修改、编辑文本了。1978年,王安公司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WPS生产厂家。
1979年,一家叫微处理(Micropro)的公司推出第一个文字处理软件”文字之星”(WordStar),第二年另一家公司推出”文字完美”(WordPerfect)软件。这两种软件仿佛是鸟之双翼,使王安的文字处理系统一飞冲天。1983年,王安公司营业额猛增至15亿美元,位居全美电脑公司第七位。在《福布斯》杂志的”美国400名最富有的人物”名单上,个人财富一度达到20亿美元,为全球第五富翁及华人首富。王安公司在全球103个国家建立540个办事处,在全世界的办公室里掀起一场革命。就像当年工程师们有了袖珍计算器就扔了计算尺一样,数以百万计的文秘人员也淘汰了打字机。有人说,WPS的”W”也可以是”Wang”,因而文字处理单位又可叫”王氏处理系统”。1986年,王安出版了他的自传《教训》(Lessons),回顾了自己与IBM公司抗争的经历。这时PC来了,王安公司已不能像当年扔掉计算器一样,寻找新的战略转折点了。1985年,王安公司首次出现亏损,其后持续下滑。1990年,王安因癌症病逝,此时帝国已摇摇欲坠。92年,公司宣布破产保护。此后调整业务重点,以服务为主,逐步走出困境,走回健康发展之路。1999年,终被人购并。
比尔·盖茨说,如果王安能完成他的第二次战略转折的话,世界上可能没有今日的微软公司,他比尔·盖茨也不会成为个人电脑时代的英雄,”我可能就在某个地方成了一位数学家,或一位律师”。
与IBM和DEC正面交锋,而与英特尔、微软又无法建立合作,更缺乏广泛的联盟。在弱肉强食的计算机业,王安的失败是一种必然。事实上,王安在PC市场做出多次冲刺。但是没有强大的联盟,没有众多的资源,是不可能成功的。
??
第五名:王选
??
);"%20border=0></P><P%20style="TEXT-INDENT:%202em"> </P><P%20style="TEXT-INDENT:%202em"> 作为一个已经离开我们的IT前辈,没有其他说的,让我们一些来缅怀吧!</P><P%20style="TEXT-INDENT:%202em"> </P><P%20style="TEXT-INDENT:%202em"> 王选</P><P%20style="TEXT-INDENT:%202em"> %20全国政协副主席。</P><P%20style="TEXT-INDENT:%202em"> </P><P%20style="TEXT-INDENT:%202em"> %20男,汉族,1937年2月生,江苏无锡人,九三学社成员,1958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P><P%20style="TEXT-INDENT:%202em"> </P><P%20style="TEXT-INDENT:%202em"> %201954年至1958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学习。1958年至1959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教师。1959年至1978年北京大学无线电系教师。1978年至1995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教授。1995年至1996年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96年至1998年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98年任九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P><P%20style="TEXT-INDENT:%202em"> </P><P%20style="TEXT-INDENT:%202em"> %202006年2月13日11时许在北京病逝。2月19日,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20</P><P%20style="TEXT-INDENT:%202em"> </P><P%20style="TEXT-INDENT:%202em"> %20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P><P%20style="TEXT-INDENT:%202em"> </P><P%20style="TEXT-INDENT:%202em"> %20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1992年,王选又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先后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金牌,中国专利发明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特等奖等众多奖项,1987年和199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和1995年两度列入国家十大科技成就,是国内唯一四度获国家级奖励的项目。他本人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并多次获全国及北京市劳模、先进工作者、首都楷模等称号,1987年获得中国印刷业最高荣誉奖——毕升奖及森泽信夫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P><P%20style="TEXT-INDENT:%202em">??</P><P%20style="TEXT-INDENT:%202em"></P><P%20style="TEXT-INDENT:%202em"> 第六名:侯为贵(现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P><P%20style="TEXT-INDENT:%202em">??</P><P%20style="TEXT-INDENT:%202em"></P><P%20style="TEXT-INDENT:%202em"><img%20src=)
1985年前,任职于航天691厂;1985年南下深圳创建深圳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1993年改组组建深圳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1997年创立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任总裁;2004年1月当选为中兴通讯董事长。
““巨、大、中、华”,目前来看在市场化环境下,中和华的日子过的不错,虽然我们很难看清楚中兴这家公司,虽然中兴宣称自己已经是中国手机业的领头羊,也很难让我们看清楚中兴的真实面目。
但是作为国内通信企业的先行者,我们希望中兴能走的更远!
??
探寻中兴通讯近年业绩平稳上升的原因,很多专家将其归功于其董事长侯为贵的正确领导。“中兴现象”在国内外通讯企业之中并不多见,随着巨龙的陨落,大唐的颓废以及华为的迷茫,中兴通讯的稳步增长显得格外突出和惹人注目。相形之下,国外的电信巨头,无论是朗讯、阿尔卡特、北电都还在寒冬中苦苦挣扎。
2004年初,中兴通讯在外界瞠目结舌的注视中,顺利完成新老两代管理层的交接。执掌中兴通讯近二十年的侯为贵“退居二线”出任董事长,从而在更高的战略层面上掌管中兴通讯的未来。
2004年8月奥运会期间,中兴通讯与希腊运营商OTE合作,全面承担包括雅典奥运会新闻中心、记者村、主会场等在内的16个核心场馆的宽带网络建设,成为第一家与奥运会结缘的中国通信设备厂商。
随着国内电信市场趋于稳定和成熟,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对于中兴通讯而言越来越重要。而侯为贵为中兴通讯选择的,更像是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包围发达国家的战略:先去发展中国家,后到发达国家的顺序,中兴通讯的GSM和CDMA无线设备以及交换机设备,分别进入全球六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军海外的领头羊之一。
“低调、稳健、温和、务实和发展”,几乎是外界对中兴通讯的一致评价。2004年12月9日,是值得中兴通讯大书特书的日子,在这一天其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开盘价达到24.3港元。成为首家在香港发行H股的国内A股上市公司。据侯为贵所言,募得的资金将主要投向三个方向:一是海外业务;二是国内手机业务;三是国内3G市场。回顾中兴通讯的奋斗历程和骄人业绩,几乎没有媒体能对其形成负面的报道,因为稳健的中兴通讯的近期表现本身就是无可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