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女”过去了,一次简单娱乐事件曾经被一批狂热的“超迷”们追捧为2005年的重大社会事件,其中还不乏文人学者把“超女事件”吹捧为“全民狂欢”和“娱乐盛典”;更为荒唐的是,在这个“人为”的娱乐事件的高潮部分,竟然有学者发出“在野民主试验”的感慨。
很不客气地说,就“超女”事件,在电视节目当中,我无法理解现在的年轻人;而在文化刊物上,我更无法理解当代的老年人。在超女热播之时,因为媒体的缘故,我看了超女比赛的后期几集,看完决赛以后,我根本就无法理解现在的年轻人的脑子里面究竟装了什么――李宇春竟然成了无数青年的偶像,并且还 “英雄”起来,看到决赛的结果出来,我几乎就当场发痧!时代偶像,仅此尊容么?我无法知道到底是社会变态了,还是我自己变态了,总之,我觉得这样的偶像来得荒唐。
更为可怕的是,偶像的荒唐还没有结束,民主的荒唐就接踵来临。中国文化的胡说八道我是早就领教了的,而且,也常有些心里准备――拒绝阅读他们的胡扯;但是,这一次,在超女比赛结束以后,突然冒出一批“文人”高呼这次娱乐事件是中国民主的一次实验,这不禁使我大惑不解――孩子们的胡闹,自然有其可谅之处,但一批老的快掉牙的文人却也把自己打扮得妖艳,然后借超女之光来显摆自己的“见识”,我就难免觉得恶心了。
渴望民主的心情可以理解,望梅止渴的心态也可以尊重,但是,如果他们只是要借助超女的人气来炒做自己的“睿智”,我认为他们就够可耻的了。娱乐就是娱乐,而且还是孩子的娱乐,跟社会民主的话题根本就20不着46。不要说我刻薄,你当然可以说这批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希望在他们手里,但是,当你看到这批孩子所“民主”出来的“偶像”是李宇春、周笔畅、张靓影之类的“人物”以后,你还觉得这样的“民主”可喜可贺么?
本质里说,我认为那些企图把娱乐事件演绎成民主实验的大多学者,在阴暗的内心底层都隐藏着某种祸国殃民的企图,一批人在一个时代曾经利用了一批年轻人,现在,又一批人爬起来似乎想借青年的无知而再次将他们利用。
如果说李宇春周笔畅张靓影之类成为社会偶像是这个社会的整体失态,那么我认为那些在娱乐节目里看出民主的文化的精英更是一种变态;解读社会热点是文化本身的责任,但是,那些文人如果利用这种责任而故意曲解并企图彰显自己的某些卓识的家伙就未免显得无耻了,我非常希望把他们送上超女的PK台,将耳光送上他们的脸庞才是我们奉献给这个失态社会的最高的敬意。
超女之后,草根选秀无疑大热,因此,安徽电视台合谋光线传媒也搞起了“猫人主持选秀”,同样是一种电视选秀,或者说是草根选秀,“猫人”分量要远胜于“超女”,毕竟是“主持人选秀”,没有一点真本事自然就上不了台面,至少,他不仅仅是靠“粉丝”就可以赖在台上的,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猫人” 比“超女”要“内涵”的多,混这样的舞台最终还是要靠知识说话,而不仅仅是以抄袭的方式扭着屁股、张大嗓门地喉叫起来就可以进入十强的,因而,我个人认为,“猫人的主持选秀”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扭转那种草根选秀的文化含量,并在告别那种只需要会喉就可以成为偶像的娱乐运作方式。
但是社会失态未必会在这里止步,我暂时还无法确定“猫人”在后面的比赛中会不会也用短信来复制一个李宇春;但是至少我会相信,在“猫人”的这次活动中,再不会跳出一批打着娱乐旗帜的民主的吹鼓手了,他们知道他们都干了些什么,他们迟早都会闭嘴的,就像我迟早也会闭嘴一样。
(防弹)
2005-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