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Mmarket+OPhone比联通+iphone有想象力。
移动mm刚刚推出的时候,在zol做了一个视频访谈关于移动mm的,在联通即将退出iphone的时候,对比移动Mmarket+ophone对于中国3G市场的未来或许能够比之前更更清晰的认知。
在许多用户心目中,苹果是一家音乐公司,ipod和iphone等产品在音乐应用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那么引入iphone的联通是否做好了用户们所希望的吗?
从无线音乐的市场份额来说,说中国移动是一家巨无霸的音乐公司好像一点也不为过;更为关键的是,移动Mmarket的成长想象力以及ophone对于民族手机产业的拉动作用。
不错,iphone很强大,但是终究是舶来品。
在这个民族产业崛起的年代里,我们或许应该对移动Mmarket+ophone的未来多一些期待——更何况,财大气粗的中移动的补贴和扶持都相当不错,或许节后我应该会身体力行一把。
“移动mm”最先改变了这个词语的一般意义。
如果在在移动Mmarket推出之前我们一定认为这是一个移动的前台姑娘;不过现在这样认为就OUT了,移动mm不是指的人,而是指的移动运用商场MobileMarket,简称移动mm。
而移动Mmarket+ophone的开放性对于很有拥有一定技术的创业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这两年,互联网行业内部明显加快了开放合作的脚步、国内领先的校内网和51.com争先恐后的开放了自己的API,寻求最广泛的合作。
同样开放的还有网游业大名鼎鼎的盛大游戏公司的“18基金”。处在这个时代的网游创业公司或者创业团队是幸运的,因为行业巨头伸出了非常诱人的橄榄枝。从投资彭海涛,到四辆大奔接人才,再到投资的30个团队齐聚乌镇“18英雄会”、纷诉创业衷肠,开了网游行业“开放合作”风气之先。
随后史玉柱的巨人集团也推出了“赢在巨人”的创业平台。
但是sns的开放和网游的创业平台,对比移动mm的的大手笔,都要差一些。
Sns虽然开放,但是至今还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以及分账模式,所以好像还没有哪家公司真的获得很丰厚的收益;
而对于网游创业团队来说,其门槛在创业者中本来就属高端,技术和资金都是制约其成为数量众多的创业者的聚集地。
但是移动mm好像不存在这些问题。
苹果的App Store成功摆在那里,商业模式和分账模式也很直白。
对于创业者来说,基于手机平台开发的软件难度比网游要低的多;更可怕的是移动竟然将利润的70%给了合作伙伴。
可以想象,只要有一个成功的案例,将会有多少创业者蜂拥而至啊。
移动mm的开放性上比苹果有魄力。
而在分账上又比对待sp要大方的多——想一想,即使移动有一些排挤sp,sp们依然诞生了不少的上市公司和富翁们,我已经开始在计算未来通过移动mm是否能够创造出几家上市公司了。
专家们都说,未来的互联网是属于移动互联网的,而未来最有吸引力的创业底盘就是移动互联网。
根据数据显示,中移动目前已经有三亿多用户,其中TD用户应该也有上千万或者几百万吧。
我们按照一定的比率,如果未来五年内,智能手机的用户上亿应该是可以预见的,如果我们做了一款应用软件,10%的用户付费应用,每个用户2元,那么就是2000万的收入啊!
别觉得2000万很多,想一想偷菜和养奴隶的小游戏都能风靡,千万别小看了国内开发者的创造力。
一切好像都取决于移动的用户数量,智能手机的用户的保有量。
这好像也是移动mm的野心所在,将合作伙伴都捆绑在一起,共同吸引手机用户来消费——
不知道联通和电信如何应对。
比个例子说,移动就是中关村商圈+西单商圈;而联通或者电信仅仅就是两个大商场,无论从规模和影响力来说,目前都还不是移动的对手。
移动Mmarket+ophone会比联通+ipohne有吸引力吗?
或许不仅仅是看几个月的销售,放长远一些,三年五载之后再说吧。
I think, that you are mistaken. Let’s discuss.
hpixel
icon pack —— 2012-09-23 @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