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今儿看见一个比较好玩的事情,给大伙说说。

一大早路过一个美发店的时候,看见好几十个年轻的男女正在做早操,很难想象这么一个不太大的店面竟然容纳了这么多的人;其实他们不是美发师,厉害的美发师早上还在睡觉,他们是打着“学员名义”的美发店销售人员—也就是在北京街头经常能够见到的拉客的。

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营销案例,我曾经关注过几家类似的美发店,他们的生意确实都比较火爆,但是同时他们的口碑也在迅速的下降,因为拉客过程中得罪了很多人并且产生一些治安纠纷。

所以你很难说这是成功的营销方式,但是也不能说是失败的营销方式,但是仔细的想想感觉却很怪异,就好像是在洁白的馒头上出现的一个黑色的物体,有可能是芝麻,也有可能是苍蝇。

 

题外话,说说有所传闻的林妙可高价代言长虹某高清电视的事儿吧。

林妙可,也就是奥运开幕式火爆了一把的女孩,虽然有人指出她假唱,但是也改变不了走红的事实。走红后自然是捞钱第一了,代言和演出都分分而来。对于她个人来说,是很幸运;对于她的家庭,多了一个来钱的渠道,两全其美。

不过对于长虹,却不一定是双赢。

当然,我对于白色家电市场不是特别的了解,只能从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谈谈。

 

首先来说林妙可代言是否合适?

在很多家网站看到同样一则帖子,说林妙可高价代言长虹,代言费超过7位数,也超过了章子怡的身价;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商家的炒作手段,林妙可的身价超越章子怡?怎么可能,明显不是差一个两个档次的问题。

林妙可小姑娘形象不错,但是却没有绝对的知名度?说实话,要不是这个事情在网络里有人推了一把,我想我都记不住这个小女孩是谁了,更别提在广告里认出她。

其次,林妙可不适合线下的活动,很多人都质疑为什么商家都喜欢找歌手代言,很简单,歌手够红,粉丝够多,而且线下活动可以很丰富多彩,给商家带来人气,很遗憾,林妙可暂时还没有这种拉动力。

所以我认为长虹邀请的代言很草率;而且网络推广也很小气;就比如我们做过的巩俐代言喜临门的案例来说吧,通过巧妙地结合巩俐 黄金甲等等因素,就达成了快速的自发的传播。

 

其次,来说说长虹的品牌问题!

长虹在这个市场里的声音并不是很响亮,虽然它曾经是这个行业的龙头老大。打开每一个门户网站的科技频道首页,关于长虹的新闻几乎都是寥寥。当然,这不能够说明什么问题,但是最起码能够说明长虹已经不是这个市场的主流。

想一想脑海里的白电品牌吧:

服务的海尔,品质的外资品牌,低价的创维等等,都已经给了我们一定得品牌定势;而诸如长虹TCL等等企业的品牌却很难让人能够一下子说出来。

长虹,除了强调民族性以外,好像没有什么特别能够让我们记住的。

 

长虹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

 

当然,有问题不代表没有销量。

中国的市场足够的大,可以容纳很多的品牌。尤其是长虹作为老牌企业在广大二三线市场还是有很大的号召力的,尤其是国家推动的家电下乡,也给长虹带来了不少的机遇。

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长虹也需要“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而如今长虹的声音很小,比海尔 美的 创维 步步高等等品牌相比,长虹太安静了,难道是因为长虹是国企吧,体制还没有彻底的改制吗?

长虹的问题,其实用很老的一个营销界的名字就能够说明情况,长虹目前的“定位”出了问题?

不错,就是“定位”!

企业的定位,品牌的定位,如何和其他品牌形成差异化等等,都是长虹面临的问题。

眼瞅着大伙都一起奔向营销2.0时代了,长虹难道还局限于渠道促销,广告拉动吗?

是该锐意创新的时候了,如果不变化,林妙可肯定拉不动长虹这辆大车的。

 

恩,就是这样,长虹请“假唱”林妙可代言,敲不开2.0时代的大门。


上一篇: 短评:“沃”联通,能“靠“上移动的王霸之气吗?
下一篇:512,让我们安静的度过!

12条评论

  1. 说的极是,而且我们会发现,长虹在在技术方面的创新似乎在近几年一直都是停滞,又或者它做了,但我们硬是没有看到。

  2. 产品好了谁代言都无所谓

  3. 我看她技术部够啊啊

  4. 技术实力不行的啊

  5. 长虹真是个老人企业了,未来数字电视的购买群体,必定是现在的年轻人,基本都是网络用户,林妙可在这一群体中的形象之差难以形容.如果长虹的目标客户群是50以上的老大爷大妈,请她代言还算凑合。估计因为长虹老板喜欢她,所以请了她代言。

  6. 也是,林妙可也不是神药

  7.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8. 长虹什么时候和2.0有关系了,你每次都整点像样的东西好不好???

  9. 仔细看看连标题都不靠谱,林妙可跟TV2.0有啥关系? 实在服你了

    林代言的是长虹的等离子,长虹自己生产的等离子屏已经出来,需要加紧推广

  10. 现在营销方式各不同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呢

发表评论